萧山商业城每日新闻  >  萧山商业城二O一三年三季度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萧山商业城二O一三年三季度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13-9-27 13:49:08  
    2013年1----3季度,萧山商业城管委会集中精力,围绕“整合资源、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课题及“创优品牌、创新管理、创优环境、创建平安”四个重点,深入推进“重服务、优环境”、“促畅通、保安全”和“个转企、促转型”三个专项行动,积极拓展城乡市场,所属专业市场呈现出稳健运行态势。1----9月商品成交额达186.12亿元,同比增长0.51%。从分市场看,华东副食品市场挑了大梁,交易额达到60.33亿元,同比增长1.2%。从分行业看,五金、建材、服装、粮油、百货类仍保持增长态势,成交额冲破100亿元,同比增长1%。

    一、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批销为主,经营情况相对稳定,节日期间消费冲高

    1、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等大小黄金周消费品市场销售火爆。传统佳节来临之际,来商业城购物的顾客大大增加,城内人气旺盛,加上经营户备足货源,管理部门监管有方,整个节日期间呈现出交易兴旺,市场繁荣活跃,销售全面增长的可喜局面。据统计,百货、粮油、家电、餐饮等四种业态同比增长都在2%以上,节日销售拉动效应依然强劲。

    2、购物节消费氛围营造显著成效。为办好第五届萧山购物节商业城主题活动,管委会推出了“六大板块”系列购物活动。一是内容多,二是商品优,三是形式新,使商业城的消费潜力得到了有效释放,消费增长迅速,对萧山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活动仅10天时间,商业城网上网下两个市场、六大板块活动的销售额达71818万元,同比增长8.2%。

    3、婚庆高潮拉动消费,今年以来,萧绍一带不少新人选择新春佳节喜结良缘。今年新萧山人的结婚也特别多,火爆的婚庆消费市场,带动了商业城服装、床上用品、家私、卫浴、窗帘灯具、家用电器等相关市场的销售热潮。

    4、高温催促酒水销量。华东副食品、江南百货市场和太平洋食品广场商品交易量频频上升,今夏炎热天气时间长,饮料、烟酒类、休闲食品和夏令用品等批销量也明显增大,外地销量扩大,第三季度,三个市场的成交额达91亿元,占总成交额的48%。

    (二)餐饮、住宿、休闲食品消费增长较快

    今年三个季度,萧山商业城的餐饮住宿服务业及休闲食品实现社会消费零售额10亿多元,同比增长5%以上,是商业城一个新的经济亮点。主要原因有:

    1、随着中秋、观潮、国庆三节的到来及湘湖旅游区的不段开发,观光旅游也带动了商业城休闲食品、餐饮服务业发展。9月份,我区气候宜人,正是旅游佳季,同时,各式展览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来商业城参观、旅行,大量的人气带动了副食品市场的休闲食品和山庄餐饮住宿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2、随着中央“八条”规定的实施,“三公”消费得到严控。到商业城普通酒店的大众客商成批涌入。据统计分析,来商业城大酒店、休闲山庄、特色风味快餐店就餐的人员大大增加,就餐达100000多人次。进入第三季度,商业城的特色餐饮、风味小吃等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成为城区人的新宠,商业城餐饮的日趋多样化,丰富了萧山市民的选择,由此带动了商业城的购物潮。

    (三)商品物价房租更趋稳定

    今年三个季度,商业城各大市场商品的物价呈现“低通胀”运行状态,尤其是粮油市场最具代表性。

    1、在供应充足、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场内粮油价格总体以稳为主。据市场《每日价格监测》显示,9月10日与8月底相比,场内苏皖产晚粳米价格涨幅减缓,呈稳中有涨态势,微涨0.01-0.02元/公斤;东北大米和本省晚粳米价格止涨企稳,没有变化。据业内人士分析,在终端需求回暖的带动下,晚粳米价格仍将延续稳中有涨运行态势。虽然9月份仍处青黄不接时期,市场供应量明显减少,优质粳稻紧俏,库存储存成本提高,但从基本面来看,国内稻谷总体供大于求,加之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弱势,致使国内包括粳稻在内的粮价难有大幅上涨的动力。

    2、商位流转规范理性。多年来,萧山商业城作为杭州市商贸流通业的龙头老大,有“致富大本营”的美称,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商业城的商铺一直较俏。7月19日,在淘宝网司法拍卖频道上,五金百货市场的一间店铺非常抢手,共有223次的竞价,成为淘宝网络司法拍卖开拍以来最热门的一件拍品。起拍价48万元,经过12次延时,最后以127万元的价格成交,转让和转租价格一路攀升。针对这一情况,管委会审时度势,对国有房产进行精心改造,盘活了服装等市场的闲置资产,部分门面已投入使用,增加了商铺,平缓了房租,促进了收益。同时出台摊位管理办法,商铺转让和转租更加规范,真正流向了经营者,“炒铺”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今年前三季度,各大市场商铺流转已基本依据市场规律运行,价格趋于理性,经营者信心十足。

    (四)做功唱功齐头并进

    今年以来,管委会紧紧围绕市场创新发展这个主题和“个转企、促转型”有等三条主线,认真策划、精心部署,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原则,唱响商业城“转型升级”主旋律,把全城经营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的力量凝聚到实现“建设品质商城、打造商贸强区”上来,为在11月份召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由于管委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反映萧山商业城发展新成就的报道频频在国内各大媒体亮相,为商业城转型提升、创新发展和繁荣活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截至9月,中央、省、市、区级媒体刊登关于萧山商业城的网络、新闻报道达200余篇,其中国家及省级媒体30多篇,极大地提高了萧山商业城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制约商业城发展的主要因素

    前三季度,商业城市场运行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态势,但从市场发展的深层次情况来看,也面临着困难和问题。

    1、市场结构落后。由于商业城已建成开业21周年,市场设施老化,通道狭窄,消防隐患严重,商品陈列杂乱,缺少仓储场地,难于满足发展之需,与现代流通业态脱节情况比较严重。

    2、商业城市场主体单位较杂。一些民办市场举办者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对市场发展缺少统一规划,加上各地专业市场的兴起,一度制约着商业城的可持续发展。

    3、市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由于本地市场缺乏统一布局、科学规划,当前萧山专业市场重复建设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市场资源浪费、优势分散,削弱了商业城作为萧山龙头市场的主导地位。另外商业城市场缺乏地方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缺乏地方特色商品,也将会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三、 市场走势预测及对策建议

从前三季度的市场运行情况来看,第四季度市场仍将延续前三季度增长的态势,保持稳定发展。第四季度是消费旺季,预计“十一”黄金周的餐饮酒水、服装、床上用品、粮油副食品、五金百货、建材机电的销售增长将更为明显,仍具有强烈的消费潜能。专业市场的结构调整、大量品牌商品的引入,都将有效激发厂商老板、市民的消费欲望。各市场也将抓住销售的黄金季节开展回馈消费者等一系列促销活动,为消费者谋实惠,为商家聚人气,为商城打品牌,实现多方共赢。

    对策建议:

    1、启动改造提升。尽快启动生产资料市场改造提升的前期工程,根据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2012、80号)《专题会议纪要》规定,要把生产资料市场区块90亩土地建设为集商场、高档写字楼、自助式酒店为一体的大型商贸综合性楼宇,作为杭州南站的配套建设,既能改善城区面貌、提升城市形象,又能为商业城的转型发展提供经验。

    2、向外拓展空间。以商业城开发总公司为依托,推动市场资源整合,同时做精做专商业城优势资源,形成规模影响,加快市场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发展。以总公司的国有资产为投资主体与新农都合作,建设物流、仓储中心,用以完善市场园区及新农都的配套建设。

    3、对内升级换代。继续加强调研论证,并在时机成熟时,用5-10年时间,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滚动提升”的思路,把城内各市场逐个改造提升,打造与铁路枢纽相配套的具备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住宿、旅游诸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商业综合体,实现市场商场化。同时,结合城中村改造,把周边村、社区所在区块纳入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区域市场资源整合,提升商业城的规模经营,扩大商业城知名度,使萧山商业城以更新的面貌走向新的繁荣和辉煌。

杭州萧山商业城 吴春友
版权所有:浙江省杭州萧山商业城管委会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萧山区分公司 客服电话:0571-82718311或114转 传真号码:0571-82718529
浙ICP证0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