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机补“短板” 销售上“云端” 萧山商业城在战“疫”中成功突围
己亥岁尾,庚子年关,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商贸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艰难时刻,传统市场如何“重启”、从“寒冬”中突围?成立于1992年的杭州萧山商业城经历了几个“拐点”:转型升级至线上销售,降本保质,同时计划卯足后劲,把目光放在后疫情时代的“大饼”上。
据悉,萧山商业城隶属于杭州萧山商业城开发有限公司,是杭州大型批发市场,旗下包括建材、五金、百货、服装、副食品等13个类别的专业市场。
每年春节期间,都是零售业的销售黄金档。今年春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商业城销售业绩较往年偏低,对依赖传统市场的商户来说,真是个不小的打击。
“从前,我们办过线上销售的技术培训班,习惯于在传统市场捞金的商户,并没有从心里上接受‘云零售’模式。”萧山商业城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今年,受疫情影响,所有商户不得不闭门宅家。因为有积货在手,他们开始思考如何突围。这时候,线上销售无疑成为最好的选择。那些曾经不愿接受线上销售的“顽固分子”,也只好选择这一方式“试水”线上市场。
现在,商城内多家商户拥有淘宝店,其他商户也通过微信建群等方式销售产品,所有商户都拥有自己的网上销售平台。疫情像是“催化剂”,使得萧山商业城开始迈向“云端”。
疫情给商家做生意带来诸多不便,但有一点还是值得欣慰的,那就是——成本降下来了。在无法开门营业的情况下,商品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等一系列的经营成本都在下降。
虽然市场需求总体下滑,但高端需求仍然存在。所谓高端需求就是消费者对品牌商品的需求,他们对价格不敏感,对商品质量特别敏感。所以,高端需求的存在就使萧山商业城相当一部分高端商品成本下降了,但收益不降反升。
前段时间,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浙江省优先支持全省41家市场复市,萧山商业城就是其中之一。2月29日,其旗下的建材市场率先复市。截至目前,13家市场全部复市,90%以上的商户重新开门迎客。
复市初期,萧山商业城迎来一个小高潮。建材市场在复市首日,就有322家商户开张,复市率达80%,交易额约115万元。
“这是市场的固有规律——触底反弹。市民们等得太久了,消费需求旺盛,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小高潮。接下来,我们要把目光放在后疫情时代的‘大饼’上。”该商业城负责人表示,现在只有春节和十一两个黄金周,由于疫情爆发,导致春节黄金周市场运营意外中断,失去一次重要的获利机会,剩下的十一黄金周至关重要。萧山商业城将积极参与市区两级大型购物节、美食节活动,并计划推出一系列节假日看样订货、优惠展销等促销活动,争取弥补今年一季度70%以上的批销业绩缺口。